涨知识|政府&互联网一起推进双碳目标
政府-互联网公司的互动具备现实基础,一方面,带动公众形成个人碳减排和个人碳管理的习惯,需要政府的号召力、影响力和权威性。另一方面,互联网平台的大数据也为政府制定碳普惠政策,签发PHCER 和碳积分等权益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是近年来,政府-互联网公司互动逐渐增多的原因,也是未来政府-互联网公司互动这种模式被寄予厚望的原因。
当然在此过程中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环节,比如闭环过程中,市民直接参与碳市场的存在感偏低等问题。
以“北京 MaaS 平台”中 ER 型个人碳账户实践为例,虽然公众已实质参与了北京试点碳交易。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讲,其感觉无异于“积分换商品”。主要原因是,由于体量偏小,用户分散,碳普惠制下的项目参与主体仍然为经个人减排量打捆后的企业代表“北京 MaaS 平台”运行方。
以“MaaS 出行 绿动全城”碳普惠活动产生的首笔 1.5 万吨碳减排量为例,达成交易的双方分别是高德地图与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市民参与了交易吗?当然,因为市民的减排的主体。但形式上,减排的收益仍然是归于了平台方,这无疑会对“个体力量能够驱动社会减排”的观点引发认知偏差。
总之,尽管个人排放具备“小、散、杂”的特点,但在政府和市场的联袂发力下,相信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这种模式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互联网渠道助力双碳相关文章:
深圳-腾讯低碳星球
北京-高德地图 MaaS 平台
北京MaaS平台推广历程
为什么“北京 MaaS 平台”能够突破百万用户
北京MaaS平台成功原因
互联网助力双碳行动
政府&互联网一起推进双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