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 10 月 29 日,中国政府提交《中国落实国家自主贡献成效和新目标新举措》。作为对 2015 年中国递交的《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的更新,该报告中对碳普惠机制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在此政策的激励下,各地的实践进一步加快。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的碳普推广机制。



 


   2022 年 10 月 22 日,重庆正式发布并上线“碳惠通”平台,这是全国首个覆盖碳履约、碳中和、碳普惠三大功能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


   “碳惠通”平台由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牵头,秉承“谁低碳谁受益”,已建成“2+3+N”的功能体系。即连通供给和消纳 2 个端口,关联碳履约、碳中和、碳普惠 3 大功能,开发打造“N”个项目化低碳场景。


    就碳普惠功能,“碳惠通”平台将通过社会公众绿色出行、线上缴费、资源回收等低碳情景,量化为碳积分,兑换平台商品、享受权益等。


    类似的情景在各省市还有很多,综合来看,围绕碳普惠我国多省市开展的碳普惠实践其本质多数仍然为“积分换权益”、“你负责低碳,我负责买单”的 ER 型个人碳账户实践。就其内容来看,绿色出行仍然为最普遍采用的低碳情景。同时,随着兑换机制的增多,同一情景多平台下的重复“薅羊毛”成为一种现实可能。另外,由于持续的权益兑换背后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各省市开始将碳普惠机制的可持续运行视为碳普惠顶层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碳普惠机制暴露的问题和展现的优点正在放大或者被逐渐迭代。


    量变到质变,真理越辩越明,相信未来碳普惠制度必将大放异彩。






全国各地碳普惠推行相关文章:

广东碳普惠制度和成果
广东碳普惠制推出碳币
深圳碳普惠制作成果
浙江碳普惠设计理念
浙江碳普惠增加“低碳产品消费”场景
武汉碳普惠推行成果
上海碳普惠机制推广进度
全国推广碳普惠活动本质是“积分换权益”
衢州个人碳账户金融模式
衢州市个人碳账户推广成功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