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 型个人碳账户本质上是基于“减排-激励”逻辑形成的正向激励型个人碳减排账户,它的设立可以概括为四步,分别是定义有效情景-采集活动水平数据-量化减排-正向激励。


常用的正向激励包括:商业激励、政策激励和交易激励。以广东碳普惠机制包括的激励形式为例。


  1. 商业激励:指通过商业代金券、折扣券、现金券等形式激励公众参与,这种激励的本质类似于“积分换商品”,是当下采用最多的激励形式。以广东碳普惠官网碳币兑换的商品类别为例,包括了腾讯会员、京东 E 卡、瑞幸咖啡等类型。



2.政策激励:即通过政策的鼓励激发参与热情。比如 2022 年 8月 3 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印发的《深圳市碳普惠管理办法》就明确指出,对于自愿购买核证减排量且通过碳普惠统一管理平台实现碳中和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平台将向其发放碳中和证明。


3.交易激励:即通过将普惠减排量接入碳市场的形式完成激励。这种激励方式因为打通了自愿减排和碳市场的链接,最为市场关注。以广东碳市场 PHCER(普惠项目产生的经认证的减排量)为例,截至2022 年 7 月 31 日,广东省备案 PHCER 减排量为 191.97 万吨。截至2022 年 8 月 3 日,PHCER 累计已成交 538.06 万吨11。


由于 ER 型个人碳账户的设立门槛比 EA 型个人碳账户低得多,ER型个人碳账户是国内外进行最多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