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蚂蚁森林联动社会各界的公益激励模式,之所以能被广泛认可,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1)巧妙满足各方需求


在蚂蚁森林运行的过程中,至少平衡三方的需求整个体系才能持续运转起来。这三方分别是:用户端、主办方和环境端。

从用户端来说,定时收取的绿色能量,类似“偷菜、收菜”的有趣互动,符合时间碎片化的特点,是个人用户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即能够亲身践行低碳生活,又能参与公益环保。


从主办方来说,蚂蚁森林增加了个人用户使用支付宝的频率。活跃的个体又带动了支付宝平台其他功能的高效运作,用户粘性大大增加。同时,由于“蚂蚁森林”为环保公益项目,企业也会因此大大加分,为 ESG 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环境端来说,蚂蚁森林的公益项目实施区域,主要为内蒙古、甘肃等地生态亟需修复的地区,在自然资源部门、生态环境部门统一规划指导下为当地政府的生态建设工作予以公益支持,成为各地生态建设的一部分。


正是这种个体-平台-环境融合的设计,三者相互影响相互激励的模式,支撑蚂蚁森林一路走到今天。蚂蚁森林的每一步成长,都在见证绿色低碳成为全社会共识;蚂蚁森林的每一点进步,都归功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2)低碳行为有效高频


蚂蚁森林定义的低碳行为包括步行、地铁出行、在线缴纳水电煤气费、网上缴交通罚单、网络挂号、网络购票等。仔细分析这些情景,正是这种有效高频的绿色低碳情景定义,才保证了蚂蚁森林日活人数的高居不下。


另外,蚂蚁森林的绿色能量还结合了支付宝用户之间的互动,既可以消耗“绿色能量”去给好朋友的树“浇水”,也可以调皮一下去“偷”好友的能量。这不仅增加了个人“绿色能量”的来源,社交互动的趣味性也大大增加。天天有能量,种树有时日。日久天长,潜移默化,低碳生活的习惯就这样形成了。




互联网行业低碳行动相关文章:

蚂蚁森林低碳生活成效
蚂蚁森林低碳行动

蚂蚁森林低碳生活的启示

蚂蚁森林”公益激励模式“成效

阿里“88”碳账户目标和范围

阿里“88 碳账户”加速“范围 3+”推广

互联网行业的低碳行动 

互联网低碳行动中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