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碳普惠除了鼓励大家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生活外,更希望能够通过培养老百姓的绿色消费理念、绿色消费模式,来推动生产型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浙江碳普惠还计划增加更多场景、更多权益、更多互动,特别是考虑增加“低碳产品消费”场景,鼓励大家购买低碳产品。


    所谓低碳产品,其实是可以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来看的,有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相对低碳,有的产品则是在使用过程中碳排放较低,比如新能源汽车、高能效电器产品等。对于老百姓来说,购买了这些低碳产品,一方面可以获取碳积分,另一方面还能通过普惠体系获得绿色金融支持,比如较低的利息或是较低的手续费;对于企业来说,这一类低碳产品能获得更高的市场认可度和占有率,让所有企业都会更有动力来加入到绿色低碳转型的队伍中。


作为为百姓、甚至是企业的节能减碳行为赋予价值而建立的激励机制,浙江省碳普惠平台的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1、在平台开发上,浙江碳普惠联合和政府部门(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企业单位(浙能集团、蚂蚁集团等)推进应用开发,实现浙里办 APP 和小程序入口全覆盖;数据采集上,基于已有数据基础,从场景侧、支付侧等多维度整合个人低碳数据,提高数据归集高效性、可得性;数据安全上,应用区块链技术保障个人隐私数据安全。


2、在场景拓展上,浙江碳普惠与蚂蚁森林、虎哥回收、菜鸟等多个大型互联网平台企业合作,共同开展低碳场景开发;权益供给上,采用政企合作模式,不断丰富权益种类,除政府部门协调资源之外,中石油、银联、趣链等多家企业也参与权益供给,以多元激励方式不断拓展用户群体。

3、创新了省市联动、部门协同推广模式。省级层面,省市场监管局、机关事务管理局等省级部门积极参与碳普惠,以碳普惠推动低碳生活标准体系建立、公共机构考核评价(基于碳积分)等工作,实现部门业务协同;省市联动层面,鼓励市、县共同参与碳普惠建设和运营,目前温州、湖州、嘉兴等地已参与低碳场景的合作开发,湖州、金华等地在权益供给方面发挥各自特色,推出了酒店民宿、运动场馆等特色权益。


4、创新了碳普惠宣传模式。通过浙江日报、钱江晚报、浙样红TV 等多家新闻媒体宣传报道,提高碳普惠影响力;金华、衢州等地开展碳普惠进机关、碳普惠进校园等活动,两地碳普惠用户均突破20 万人;另外,借助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利用已有平台用户基础,持续拓展碳普惠用户。


5、构建了浙江特色碳普惠制度标准体系。积极开展碳普惠相关的制度研究,下一步计划联合多部门出台《浙江碳普惠应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与其他省市注重碳普惠减排方法学研究不同的是,浙江省主要是想通过建立省级标准体系,来量化居民低碳行为减碳量。


未来,浙江省还将从如下三方面继续推进碳普惠:在居民生活侧,持续丰富低碳场景,将居民各类低碳行为全面接入碳普惠,丰富个人碳账户;在企业生产侧,建立绿色产品标准、标识体系,逐步构建低碳产品供应体系,以绿色消费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建立消费生产互促模式。最终,我们是希望以碳普惠牵动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并探索可落地、可复制的运营模式,最终形成可持续运行的浙江碳普惠机制。




全国各地碳普惠推行相关文章:

广东碳普惠制度和成果
广东碳普惠制推出碳币
深圳碳普惠制作成果
浙江碳普惠设计理念
浙江碳普惠增加“低碳产品消费”场景
武汉碳普惠推行成果
上海碳普惠机制推广进度
全国推广碳普惠活动本质是“积分换权益”
衢州个人碳账户金融模式
衢州市个人碳账户推广成功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