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知识| 个人碳账户 聚焦消费侧,减碳场景更加丰富完整
为遏制日益严重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碳市场已经被证实为行之有效的政策工具,且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运行。不管是欧盟碳市场,加州碳市场,韩国碳市场,还是中国全国碳市场,它们均只作用于生产侧的高耗能、高排放企业,缺乏对个体消费者的约束。
已有多份权威研究报告表明,个人消费行为的调整对减碳目标的达成意义重大。澳大利亚 Lenzen 等研究表明6,全球碳排放的增长主要来自个人能源消费的增长,这一增长已超过技术进步和能源利用效率提高两项之和所产生的减排。
我国王建明等学者也证实,中国家庭能源消费产生的直接碳排放量(化石燃料燃烧)约占全社会碳排放总量的 21%,间接碳排放量(电力和热力的使用)约占全社会碳排放总量的 49%。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最近发布的《2020 年排放差距报告》也清楚表明,全球约 2/3 的碳排放均与家庭排放有关,采取更强有力的气候行动必须包括个人消费行为的改变。
显然,个人消费侧排放的日益增加,与排放约束的缺失或者减排目标的模糊是不匹配的。
诚然,实现碳中和愿景的主要抓手当然是工业部门的脱碳,但个人因生活衣食住行产生的碳排放累积量仍不容忽视,公众可以借助消费的力量驱动生产端进行碳减排。
以消费侧为突破,汇聚公众的力量,让减碳场景更加丰富完整,这是个人碳账户建立的第二个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