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尽管大多数的政府、银行或者组织都认同大范围的统一标准或者统一监测是很困难的事儿。但是政府和民间组织,就数据的宽容度和计量标准的统一化表现出了截然相反的态度。就政府层面来说,国内外普遍制定了严格的评价制度和准入机制,确保了数据和标准的严肃性。就民间组织来看,为了鼓励或者引导社会的绿色消费,普遍对数据和标准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容。尽管两者尺度不同,但是最终驱动社会绿色变革的初衷都是一致的。在运行机制上,不管是“正向激励”还是“负向惩罚”都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



    不管是严肃还是宽容,不管是“激励”还是“惩罚”,可以明确的是,政府和民间组织都已经意识到消费端能够带动生产端发生改变。行动就会带来改变,改变就拥有力量,这是个人碳账户常试常新,愈挫愈勇的根本原因。



个人碳账户实践总结:

个人碳账户尝试呈多元化
个人碳账户难以“碳联”原因
个人碳账户接入碳交易
个人碳交易计量标准态度难统一